今天是:
落实数字云南战略部署
全力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工作
——在2019年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周 荣
(2019年10月24日)
同志们:
今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我们齐聚沧源,召开2019年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2019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云南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云南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和关于建设数字云南的战略部署,交流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部署云南智慧教育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工作。待会,永全书记还要对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腾冲市等6个单位还要做交流发言;下午大家将观摩沧源县教育信息化工作,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并相互学习借鉴有益做法和成功经验。下面,我就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有益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级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成效显著。“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三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两大平台广泛应用。通过省级统筹,按照“万兆主干、千兆进校、百兆到班”的带宽标准,完成全省129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的网络建设,在西部率先实现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高速光纤网络覆盖所有教学班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有效解决了边远贫困地区3000多所学校、教学点不通网络的问题。构建“云网端”一体化建设的云南教育云。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85%的教学班级配备多媒体互动教学设备。建设教育数字资源平台,提供各类教学资源超过122万个,组织“一师一优课”晒课130多万节,全省教师空间开通率达70%,建成包含1000多万名学生、60多万名教师、2万多所学校的教育基本数据库。利用“1+N”模式,通过同步课堂、双师课堂、网络协同备课评课磨课等形式,推动一批乡村学校开足开齐课程,有效缓解了我省一些乡村学校特别是村完小和教学点长期以来薄弱学科教师紧缺的问题。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全省约30多万教师通过网络参加了在线培训。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我们产生了一些好做法。一是坚持强化分级管理,确保学校高速网络光纤畅通。省级负责对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所有班级网络流量和使用情况进行监测通报;州市负责指导各县市区学校网络使用;县(市、区)通过管理、运行、应用“三位一体”平台,对辖区内学校使用网络情况进行监控,协调运营商对网络进行维护;学校负责宽带网络的使用和问题反馈。建立省、州、县、校四级验收体系和管理维护机制,确保网络随时畅通,满足师生使用需求。二是强化应用普及,加快教育数字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建设教育数字资源平台,在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和1.14万所基础教育学校部署分级平台,提供各类教学资源超过122万个,有效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从试点向区域性推广、从单一项目向协作互助发展、从个体应用向共同体合作转变。三是强化课堂互动,促进城乡师生共同学习成长。城乡师生通过网络平台综合运用同步课堂、双师课堂、网络协同备课评课磨课等形式有效实现课堂互动,实现共同学习成长。缓解了我省一些乡村完小和教学点长期以来英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紧缺,薄弱学科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对这些好经验、好做法,我们要一以贯之坚持做好,将其运用到下一步推进智慧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工作中。
二、充分认识建设智慧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智慧教育是贯彻中央和省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系列重要论述。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民生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强化民生服务,弥补民生短板,推进教育、就业、社保、医药卫生、住房、交通等领域大数据普及应用。在致2019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提出建设“数字云南”的战略部署。今年8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云南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紧紧抓住“数字云南”建设机遇,瞄准数字经济和区块链产业发展方向,全面推进智慧教育,加快信息时代教育变革,推动教育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变革创新。陈豪书记多次对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提出要求。成发省长在主持召开建设“数字云南”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强调,必须抓住数字经济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统一思想,迅速行动,聚焦公共云、高速宽带、智慧旅游、智慧政务、智慧教育等重点领域,优化工作方案,明确目标时限,制定任务清单,细化实化工作措施,推动“数字云南”建设迅速展开,确保取得显著成效。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强调,人工智能是实现教育生态重构的有效手段,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深度广泛应用,将彻底改变教育的时空场景和供给水平,将实现信息共享、数据融通、业务协同、智能服务,推动教育整体运作流程改变,使规模化前提下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教育成为可能,进而构建出一种新的灵活、开放、终身的个性化教育生态体系。人工智能融入到教育中为实现智慧教育建设实践提供了有效路径。陈舜副省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我省智慧教育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工作。
我们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全力推进和发展智慧教育,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过程中,构建新型育人方式,创新教育服务新业态。
(二)建设智慧教育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新阶段、新目标。信息化对教育领域的深刻影响,体现在信息技术正推动着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和教育治理模式重构,牵动着教育形态的改变。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应用,传统的校园、课堂等教育环境逐渐转变由各类信息技术终端所组成的新型教育环境,所有教育资源得到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开放的教育平台,进而产生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推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评价的改革与转型,形成新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也给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的孩子们带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机会,为打好教育扶贫攻坚战、有效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教学质量差距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这一影响,着力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在教育信息化工作成效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智慧教育。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应用。运用智慧教育手段,通过整合资源、集中数据、集成应用等方式,开展教育综合治理和服务改革工作。加强师生教育信息化水平和信息素养培训,使师生尽快适应教育信息技术带来的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的革命性变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三)建设智慧教育是解决教育信息化问题的重要行动。我省教育信息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建设智慧教育的目标任务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思想认识还有差距。部分地方和学校政治站位不高、对新事物学习不足、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没有从教育全局、教学需求上来认识教育信息化,还停留在“信息化就是配几台电脑、做几个课件”的老思路上,思想懈怠、投入不够、队伍不全等情况不同程度存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待增强,部分师生和教育管理者的应用动力有待激发。二是应用水平还不高。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能力不强,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与应用水平不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本具备但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尚显不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够。已经配备的设备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个别教育部门督促指导不到位,一线教师应用能力不足。三是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亟待增强。只管建设不顾安全、只管硬件忽视软件、只管采集不顾维护的粗放式管理模式比较普遍,个别地方和学校信息安全意识不强、专业力量配备不足,网络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维护网络安全责任重大,决不能有丝毫松懈。网络系统的漏洞和信息安全的隐患依然存在。四是推进力度不平衡。统筹协调推进力度不够,整体联动机制不健全,示范引领带动整体水平提升的作用不强。乡村学校普遍处于应用的初级阶段,以课件呈现为主。区域、城乡、校际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存在加大趋势。五是合力尚未形成。部分地方和学校纵向落实不到位,横向缺乏沟通联系,数据流动不畅,信息共享机制未形成。州市电教部门定位不清晰,没有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多方采集数据,造成数据冲突,数据还不能为教育教学决策提供支撑。教育数据动态管理、申报核查等机制不健全。教育数字化向教育数据化转型任务艰巨。
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找准差距不足,进一步转变观念,各级联动,整体推进。以建设智慧教育为契机,着力补齐水平不高、应用不足、网络安全能力不强等短板,推动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全力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地要抢抓历史机遇,高度重视智慧教育建设工作,发挥好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工作保障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将智慧教育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牵头落实好智慧教育建设工作,做好评估监测和示范推广应用工作。学校要抓实智慧教育建设工作,积极开展智慧校园、智慧课堂、智慧评价和优质数字资源等示范建设工作,建立本校教育信息化能力素养培训制度,加强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突出新方法、新技术的课堂应用培训,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虚拟实验操作、知识重构的设计能力。校长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领导要任首席信息官,着力运用信息化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广大教师要加强对智慧教育理念的学习实践,不断提高自身教育信息素养和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实践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方法改革路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统筹谋划。省教育厅已经成立了智慧教育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筹协调全省智慧教育建设工作。各地要加强对智慧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专门的工作机构,准备定位职能,配齐专业化队伍,围绕公平和质量,抓住应用不放松,制定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出台配套政策,建立有效的激励和奖励机制,确保智慧教育信息化应用落实到教学一线,抓出实效。现阶段智慧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在义务教育,要以县为主统筹安排资金实施好县域内智慧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大经费筹措力度。要明确校长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第一责任人,牵头负责全校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
(三)强化软硬件建设。一是加快建设智慧化教育环境,建立便利实用的智慧校园环境。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形成物理环境和虚拟环境融合,教学资源丰富,不受时空限制,师生、生生实时信息交互沟通,满足学习者个性需求的智慧校园环境。二是育人为本,建设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课堂。 “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满足学生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学习需求的新型课程结构和教学组织管理体系,教学过程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注重启发式、混合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建设丰富的数字资源支撑重点难点。充分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建设智能学习空间和学习体验中心等,推行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学校要注重培育、遴选和推广优秀智慧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案例。三是完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治理体制,加强教育信息化数据与技术标准建设,构建覆盖全省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全省统一规范、互联互通、安全可控的教育数据开放体系,全面提高利用大数据支撑保障教育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的能力,逐步实现教育治理业务协同。
(四)提高应用能力。一是深化教育大数据应用,创新优质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方式,制定云南省教育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目录,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按照服务教师教学、服务学生学习、服务学校管理的要求,建立覆盖义务教育各年级各学科的数字教育资源应用体系和省、市、县、校跨区域网络教研体系。二是构建新型育人方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倡导借助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开展精准学情分析,开发和引入智能教育助理, 建立质量评价监测平台,强化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实践的全过程进行分析评价,协助学校和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探索用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新型教学关系。三是加强教师培训,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能力素养。以新时代教师素质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为导向,加强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突出新方法、新技术的课堂应用培训,不断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虚拟实验操作、知识重构的设计能力。
在这里,我强调一下网络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各地教育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树牢网络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监管机制,履行好职责,充分发挥社会和行业组织作用,建立对青少年数字化学习产品的审查机制,加强对各种网络学习系统和资源的质量监管,构建安全有序的教育信息化环境。
同志们,建设智慧教育、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路径,是谱写好教育强国云南篇章的重要引擎。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主动融入“数字云南”建设,坚持以云南教育信息化带动云南教育现代化,聚焦智慧教育建设,靶心不散、重心不移、力度不减,不断开创云南智慧教育建设和教育信息化新局面。